坑沖村是新邵縣有名的干旱死角村,以前村民生活十分貧困。如何找到一條致富的好路子?1965年出生、有著高中文化的易小紅開動了腦筋。
易小紅,雖只是普通農民的身份,卻深孚眾望。鄉親們都說他不僅是個能干人,更是個引導村民致富的帶頭人和助人為樂的好心人。
2000年,在一次外出學習中,易小紅了解到中藥材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經過仁壽創新農業有限公司技術人員陳老師的實地考察并取土樣檢測,推薦易小紅在林下發展種植黃絲郁金,而且種植所需的自然條件與坑沖村十分符合。

于是易小紅在自家地里試種了幾畝黃絲郁金。藥材下種以后,澆水、打藥、鋤草、施肥。易小紅對每個環節都一絲不茍。起初,藥材長勢喜人,生機勃勃。正當易小紅認為豐收在望的時候,黃絲郁金卻斷斷續續地出現了各種問題,有的甚至枯死了。易小紅沮喪地向陳老師請教,才弄清是因為天氣原因生成的一種新型害蟲影響了黃絲郁金的生長。
在陳老師指導下,他使用了波爾多液等農藥,及時控制住了病蟲害的蔓延。這件事發生后,易小紅痛下決心學好黃絲郁金的科學種植技術。從此,易小紅一天到晚都泡在田里,一邊觀察藥苗的生長狀況,一邊做筆記、查閱資料,有時候干脆住在簡易的草棚里。

通過這樣著魔地學習和實踐,易小紅不僅掌握了黃絲郁金選擇標準、采收技巧、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方法等,還對出售時間、市場行情及銷售網絡了如指掌,成了名副其實的黃絲郁金種植能手。

,經過幾年的摸索實踐,精心種植的黃絲郁金終于開始盈利。經過發展,易小紅種植黃絲郁金十多畝,年獲利20萬元以上。錢包開始鼓起來了的易小紅沒有忘記種植黃絲郁金的初衷,那就是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于是,她竭力動員大家一起也搞黃絲郁金種植。開始,村民們不敢種,不愿意種,怕失敗。但是,胸有成竹的易小紅堅信這是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還是耐心說服鄉親們。鄉親們終于被說動了,開始嘗試黃絲郁金種植。

易小紅不僅幫買種,還毫無保留地傳授經驗技術。一些老人不懂如何配藥,因此每到治蟲的時候,易小紅都不厭其煩地幫助他們配藥,甚至親自幫他們噴灑。有了易小紅的精心指導,村民們的黃絲郁金大獲豐收。

易小紅又積極聯系仁壽創新農業上門收貨,大家的腰包也漸漸和他一樣鼓起來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